第四十七章:风暴之始(求收藏,求推荐)-《三国之董卓之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主公,那以何人为监察使”钟繇道。

    “哈哈,这还用说吗?当然以公达为正使,嘉谋为副使”牛辅笑道。

    荀攸和周忠听后,立刻抱拳道:“诺”

    “另外,本侯虽然请了郑师,以及各方大儒过来了,甚至出兵教训了张扬,但那是为了名声,本侯要的不是只会四书五经,诗词歌赋的书呆子,浪荡徒,本侯要的乃是士族的力量,是有治国安邦能力的人才,所以学院的教学,四门五经可以学,但更要博览群书,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富国强兵,如何临阵对敌,这才是关键,天天跟本侯说些什么圣人,孔孟的,本侯没时间理会”牛辅道。

    “侯爷安心,对这一点学院已经有了计划,决定除了儒学之外,在分别增加兵学,谋学,法学,墨学,以及侯爷所言之经济学,唯有三名以上考验合格,才会提拔任用,以防儒学独大”李儒这时道。

    “好,给了士子们任务,自然也要给奖赏和前途”牛辅说后,道:“接下来,本侯估计要动动手了,如今长安士子文人汇聚,还是要先安抚一下人心,明天正式传令下去,凡是各州而来的,但报名之后,不管是否能录用,皆赐予车马费,同时宣布下去每年学院的前三名,察举合格,一律进入朝廷政务堂实习,学有所成之后,凡各地官位有所空缺,率先补缺”

    “诺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情要把动静搞大一点,仲宣”牛辅道。

    “主公”只见到来的最后一位儒雅得体,比起吴顺和宋刚看上去斯文,俊朗许多,大概三十多岁,皇城司最后一位指挥使立刻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王粲,字仲宣,太尉王龚曾孙、司空王畅之孙,自少便有才名,不过真正让他进入牛辅视线内,乃是因为其为董卓写了一篇改变名声的文章,看了那文章之后,牛辅都差点以为,自己岳父遭遇凄惨,被奸臣所害,文中条理清晰,有理有据,实在让人惊叹。

    贾诩言:“仲宣,有异才也”

    因此成立皇城司后,便把他直接要过去了。

    这些时间以来,牛辅在关中威望越来越高,也是因为王璨善于对其进行宣传,贾诩曾经有言,王璨已不适合在皇城司,而应该独立一部,专门负责用文章,笔杆,增加牛辅的威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