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蔡邕一愣,摇头道:“郑师,如今天下纷乱,学子心怀保国之心,有点锋芒很正常” “可是自古锋芒太甚者,必有大祸,杨修的字里行间,透着一股,怎么说呢?可以说是豪气,但也可以说是狂妄,似乎除了大司马之外,无视天下英豪,依照玄所见,若点他为第一名,估计傲气更盛,有碍将来”郑玄认真的说道。 听到此言,牛辅瞬间反应了过来,郑玄说的即是,他既然想用杨修,那就必须压压他的傲气,否则再来一个鸡肋,那就太可惜了。 “来人”牛辅再次喊道。 “主公” “马上追回车儿,让他先别去太尉府了”牛辅道。 “诺” “主公”蔡邕有些惋惜。 “不必说了,郑师说的很对,杨修原本就以名门出生,太尉之子,一个人爬的太高,容易摔的重,一步步来”牛辅挥手道。 “如此,主公还是选择徐干那篇”蔡邕道。 “蔡中郎,话岂能如此言,我们的可还没看呢?”这时,荀攸微微一笑。 听到这话,郑玄和蔡邕皆眉头一皱,似乎对李儒三人选的文章有些不满。 “荀太常,您选中的这片文章,虽然看似解析儒家,以儒家治世,但确是以法解儒,似乎有些偏离了考核的重点”蔡邕道。 荀攸嘴角一扬,拿着考卷递给了牛辅,道:“主公开丰镐学院,主在安民立世,儒家也好,法家也好,关键看对朝廷是否有用” “臣觉得此文,可媲美叔父之八策,实乃天赐主公之商君,改革变法之干吏也” “商君”牛辅一惊,连忙接了过去。 第(3/3)页